小议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
小议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
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基本上是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所以加强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十分重要。几年来,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有五条是最基本的。
一、领导重视,搞好协作,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
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它牵涉到校内、校外,以及社会各方面,需要各科教师、领导、家长和社会上的广泛支持。尤其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加,教师也要用业余时间进行辅导,因此领导重视、社会支持、各方面的协作就显得尤其重要。领导重视,就是必须做到:(1)学校领导中有专人兼管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并随时指导开展各项活动;(2)每学期写出开展课外活动的计划和专题总结,向学校领导汇报。学校领导应审定活动计划,提出具体意见,讨论专题总结,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二、活动的内容要与教学、经济发展和当地实际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课外自然科学研究的内容要密切结合课堂教学,在活动中运用、加深和扩大课堂内学得的知识。这样,既可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又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比如,师生们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各种教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而且可以为学校提供教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样的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当然活动内容结合课堂教学是从广义上来讲的,其中有的结合比较直接,有的比较间接。
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要与经济发展的趋势相结合。随着经济发展,要引导学生从注重制作模型或实验,而转向对四化建设有重大意义的课题,例如农业、能源、生态平衡、环境等。对于某些技术,如现代通讯、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等,只要有条件,也可结合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尽早接触。
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与课堂教学和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相结合,是选择活动内容的大的方向,而就一个学校来说,究竟选择什么内容,还得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这就是课外活动内容要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自治区自然科学条件各不相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城市和乡村的情况也有差异。因此,选择活动内容时,一定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能强求一律。每个学校都可以有自己的特点。在活动形式上,要注意小型多样,适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吸引广大的学生参加。农村学校,理要注意从农村的情况出发,开展适合农村条件的活动。例如,大自然科学为农村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无比广阔的观察阵地。在农村中,每所学校,每个少年儿童都能找到无数的观察对象。因此,在农村少年儿童的课外自然科学活动中,对自然科学现象的观察应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这项活动可根据各地条件、观察内容的知识程度来看,有结合自然科学学科教学的同课堂教学相平行的内容,也可以超出教材书本知识的限制;从观察活动的组织规模来看,有全班或全年级,甚至全校统一观察的活动,有根据教师所布置的内容所进行的小组观察活动,也有少年儿童自发进行的个人观察活动。
三、指导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上
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小学生的特点是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好奇、好动,对很多事情有广泛的兴趣。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的指导,就要适应小学生的这种特点,引导他们去科学地认识自然科学界,去探索自然科学界的奥秘,并逐步树立改造自然科学的志愿和事业心。这样,就会逐步充实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成为有高尚情况的人。
第二,要注意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小学是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必须把各门课程学好,然后通过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
第三,特别注意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力的培养是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教师在指导工作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他个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对他们的哪怕是非常简单幼稚的设想和制作,都应该十分珍惜,加以爱护和支持。如有一所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看到校舍里各处的污水管上都有个“u”形弯管,他就去问老师,这位老师不是马上向学生一讲了事,他首先表扬了这位同学,然后在一次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中,把问题提了出来,交给同学们讨论。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工人叔叔一时马虎装错了,因为弯的不如直的流水快。”有的说:“装弯管是为了防止热胀冷缩,漏出脏水。”还有的说:“工人叔叔装到这里时,刚好没有直管了,而把这一节弯管正好装了上去。”同学们各抒己见,十分热闹。最后,老师找来了“u”形玻璃管,注入红色水,水保存在“u”形处不流走。老师嘴轻轻地吹玻璃管下端,同学们发现“u”形管中的水一上一下,可就是不流走。下面吹的气也上不去。这时,老师问学生“你们说,污水管中的‘u’形管起什么作用呢?”同学们恍然大悟,明白了“u”形管是为了防止臭气外溢。这位老师的指导方法是值得称赞的。
第四,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自然科学研究活动是一个十分严格、复杂、艰巨的劳动过程,经常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如果没有一个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此,我们在活动中,不仅要注意学生的兴趣的发展、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培养,还要十分注意科学品质的修养。
四、健全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的制度
参加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也中上课一样,要坚持考勤制度,评分别情况登记入册,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态度的一个依据。对活动中学生的作品、报告等都要严格评分,每学期还可以评选开展活动的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对被评上的集体和个人,学校要给予表扬奖励。
为了让全校师生受到教育和启发,还需建立宣传制度。通过集会、墙报、展览室(窗)等各种形式宣传开展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成果。 展开全部内容
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基本上是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所以加强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十分重要。几年来,许多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有五条是最基本的。
一、领导重视,搞好协作,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
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它牵涉到校内、校外,以及社会各方面,需要各科教师、领导、家长和社会上的广泛支持。尤其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加,教师也要用业余时间进行辅导,因此领导重视、社会支持、各方面的协作就显得尤其重要。领导重视,就是必须做到:(1)学校领导中有专人兼管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并随时指导开展各项活动;(2)每学期写出开展课外活动的计划和专题总结,向学校领导汇报。学校领导应审定活动计划,提出具体意见,讨论专题总结,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二、活动的内容要与教学、经济发展和当地实际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课外自然科学研究的内容要密切结合课堂教学,在活动中运用、加深和扩大课堂内学得的知识。这样,既可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又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比如,师生们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各种教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而且可以为学校提供教具,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样的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当然活动内容结合课堂教学是从广义上来讲的,其中有的结合比较直接,有的比较间接。
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要与经济发展的趋势相结合。随着经济发展,要引导学生从注重制作模型或实验,而转向对四化建设有重大意义的课题,例如农业、能源、生态平衡、环境等。对于某些技术,如现代通讯、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等,只要有条件,也可结合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尽早接触。
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与课堂教学和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相结合,是选择活动内容的大的方向,而就一个学校来说,究竟选择什么内容,还得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这就是课外活动内容要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自治区自然科学条件各不相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城市和乡村的情况也有差异。因此,选择活动内容时,一定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能强求一律。每个学校都可以有自己的特点。在活动形式上,要注意小型多样,适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吸引广大的学生参加。农村学校,理要注意从农村的情况出发,开展适合农村条件的活动。例如,大自然科学为农村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无比广阔的观察阵地。在农村中,每所学校,每个少年儿童都能找到无数的观察对象。因此,在农村少年儿童的课外自然科学活动中,对自然科学现象的观察应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这项活动可根据各地条件、观察内容的知识程度来看,有结合自然科学学科教学的同课堂教学相平行的内容,也可以超出教材书本知识的限制;从观察活动的组织规模来看,有全班或全年级,甚至全校统一观察的活动,有根据教师所布置的内容所进行的小组观察活动,也有少年儿童自发进行的个人观察活动。
三、指导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上
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在他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小学生的特点是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好奇、好动,对很多事情有广泛的兴趣。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的指导,就要适应小学生的这种特点,引导他们去科学地认识自然科学界,去探索自然科学界的奥秘,并逐步树立改造自然科学的志愿和事业心。这样,就会逐步充实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成为有高尚情况的人。
第二,要注意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小学是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必须把各门课程学好,然后通过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
第三,特别注意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力的培养是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教师在指导工作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他个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对他们的哪怕是非常简单幼稚的设想和制作,都应该十分珍惜,加以爱护和支持。如有一所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看到校舍里各处的污水管上都有个“u”形弯管,他就去问老师,这位老师不是马上向学生一讲了事,他首先表扬了这位同学,然后在一次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中,把问题提了出来,交给同学们讨论。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工人叔叔一时马虎装错了,因为弯的不如直的流水快。”有的说:“装弯管是为了防止热胀冷缩,漏出脏水。”还有的说:“工人叔叔装到这里时,刚好没有直管了,而把这一节弯管正好装了上去。”同学们各抒己见,十分热闹。最后,老师找来了“u”形玻璃管,注入红色水,水保存在“u”形处不流走。老师嘴轻轻地吹玻璃管下端,同学们发现“u”形管中的水一上一下,可就是不流走。下面吹的气也上不去。这时,老师问学生“你们说,污水管中的‘u’形管起什么作用呢?”同学们恍然大悟,明白了“u”形管是为了防止臭气外溢。这位老师的指导方法是值得称赞的。
第四,要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自然科学研究活动是一个十分严格、复杂、艰巨的劳动过程,经常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如果没有一个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此,我们在活动中,不仅要注意学生的兴趣的发展、知识的增长、能力的培养,还要十分注意科学品质的修养。
四、健全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的制度
参加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也中上课一样,要坚持考勤制度,评分别情况登记入册,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态度的一个依据。对活动中学生的作品、报告等都要严格评分,每学期还可以评选开展活动的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对被评上的集体和个人,学校要给予表扬奖励。
为了让全校师生受到教育和启发,还需建立宣传制度。通过集会、墙报、展览室(窗)等各种形式宣传开展课外自然科学研究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成果。 展开全部内容